|
近年来,资阳市多措并举,以乡厨等级评定公示管理工作为突破口,进一步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。一是问计于民完善思路。农民一生中的大事一般都要举办农村群体性聚餐(俗称“坝坝宴”)。由于“坝坝宴”聚餐人数众多、加工条件简陋、农民对食品安全常识知之甚少等原因,食品安全风险剧增。但是,在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的情况下,怎么管好“坝坝宴”,一直困扰着基层政府和监管部门。去年初,资阳市政府副市长周燕牵头,市、县两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具体实施,他们组织了乡镇干部、村社干部、乡村厨师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基层监管执法人员等多个座谈会,多次到举办宴席的村民家中听取意见。历时一年多的走访、调研,掌握了村民的期盼、乡厨的需求、监管的重点,基本理清了农村“坝坝宴”的监管工作思路。二是开展试点出台制度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,今年初出台了《资阳市农村群体性聚餐监管管理办法(试行)》、《农村群体性聚餐操作指南》等17个管理制度样本,下发各县(市、区)组织试点,全面收集试点工作情况和意见建议。今年6月,正式印发了《资阳市农村群体性聚餐乡厨管理手册》,手册包括由县(市、区)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《资阳市乡厨从业辅导证》、从业人员健康证、培训合格证、上岗证、“乡厨”设施设备基本情况登记表、聚餐备案申报表、监督检查情况登记表以及餐操作指南等。三是等级公示群众监督。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“坝坝宴”调节有限,为了提高乡厨执行制度的自觉性、调动群众监督的积极性,《资阳市农村群体性聚餐乡厨管理手册》明确规定对乡厨实行等级管理制度,即:由乡镇政府组织,每半年对乡厨和乡厨队伍的食品安全常识、法规的宣传情况、遵纪守法情况、服务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,按优秀、良好、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进行评定,在乡镇政府政务公开专栏和农村人群密集的地方张贴公示,接收群众挑选和监督。(资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)
|
|